【IT168 专稿】前天是“熊猫烧香”肆虐横行,今天是“灰鸽子”占山为王,互联网时代,病毒的猖狂已经让不少计算机用户苦不堪言,尤其是企业用户,病毒的猖狂让不少企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防范病毒的侵蚀,用户不断尝试不同的杀毒软件,结果病毒依然光顾。不少用户纷纷感叹:到底是病毒太猖狂,还是杀毒软件太软弱?
探寻病毒猖狂的根源
自从有了计算机,也就有了病毒。最早的病毒,多半基于研究而诞生,当时的病毒基本没有什么破坏力,也很少被传播。个人计算机的问世及普及,导致病毒的性质、技术及影响性有了蜕变性的改变及发展。当时的PC病毒,多半借助磁盘、光盘或其它可携式媒体(如ZIP、Jaz、MO、USB驱动器)做为传播的媒介。试想,一张软盘,一张光盘,其所能感染的速度能有多快?而且能扩及的领域又能有多广?如此的传播方式,其影响的区域最多限于企业内部或一个非常小的区域而已。
互联网的兴起,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使得病毒开始具备闻毒色变的影响力,病毒的肆虐范围也由过去的一个非常小的区域,扩展到互联网所能触及之处。借助于互联网,病毒开始走出个人计算机的大门,通过电子邮件、网站、即时通讯软件等载体进行传播,病毒所造成的损失也是骇人听闻。2001年的Nimda蠕毒在短短24小时内即感染超过220万台的计算机,并导致约5亿美元以上的损失;到了2003年,SQL Slammer蠕虫,在短短五天内就造成全球10亿美元的损失影响。
当病毒研究者们看到了病毒肆虐横行所带来的空前影响后,为了卖弄自己的技术水平,为了“出人头地”,或是嘲笑,或是恶作剧,或是破坏,花样不断翻新的病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互联网中。如今,病毒已经成为一条灰色的产业链,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熊猫烧香”向人们揭示了病毒背后的产业链,也揭露了病毒是不法份子赚取丰厚回报的利器。大量病毒侵蚀用户的电脑后,用户因为受到不同的经济损失而被病毒激怒了。一些正义之士开始编写程序,查杀各种常见的病毒,这就是杀毒软件的雏形,于是,一场病毒与反病毒的较量拉开了序幕。当反病毒技术不断提高的同时,病毒制造者们也在与反病毒专家们暗战,开放的互联网,给病毒制造者们提供了“切磋技艺”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为了逃避防毒软件的追捕,为了穿越防火墙的防堵,为了在历史上留名,为了报复,为了在线游戏的宝物,为了窃取机密,为了赚钱……,有太多理由是病毒技术不断突破的背后动力,也有太多的理由让病毒风潮一次比一次猖狂。其实,病毒猖狂的本质,还是一个“利”字在做怪。
杀毒软件为何变“软”了
在众多用户的心目中,杀毒软件是所向无敌的。可最近几年来,用户渐渐感觉到杀毒软件的威力大不如前,“震荡波”、“威金”、“熊猫烧香”的疯狂,不仅让人们体验到了病毒巨大无缘的威力,也让人们见识了杀毒软件软弱的一面。曾几何时,既便是被业界公认最疯狂的“CIH病毒”,杀毒软件照杀不误,时至今日,一个小小的“熊猫烧香”,居然让很多杀毒软件都罢了工。众所周知,“CIH病毒”可以破坏硬件,这样一个病毒,市场主流的杀毒软件都具备查杀该病毒的能力。试问杀毒软件,你昔日的威风何在?
从技术角度讲,反病毒的本质就是一场技术较量战。中国有句话说得好,团结起来力量大,病毒是一名或几名技术精英联合写出来的一段恶意程序,而杀毒软件是由几十名技术精英组成的团队编写出来的,几人与几十人之间,谁的技术力量更强呢?答案不言而喻,可杀毒软件却没有将病毒阻挡在安全的大门之外,这一做法,显然是另有企图。
一套杀毒软件,售价在上百至数千元不等,针对一些企业研发的杀毒软件,其售价更是高达数万之巨。短短几年,国内安全市场已经有瑞星、江民等实力雄厚的安全厂商。国内安全软件厂商的掘起,猖狂的病毒功不可没,瑞星公司副总裁毛一丁曾经对媒体坦言杀毒软件市场增长的原因:“简单的来说,前两年病毒数每年都只有六到七万个,但据我们的数据调查显示,仅在2006年上旬,我们所查获的病毒数就已经到达了12万余个,整个06年的病毒数据我们还没有做出一个完全的统计,但应该不会低于20万个,这个数字比前几年病毒的累计数字还要多,相信也是杀毒软件市场比较活跃的原因之一。”从毛一丁的话语中,我们可以读出杀毒软件变“软”的原因。
没有病毒的猖狂,就没有杀毒软件今天的辉煌,这已经成为安全行业的一个潜规则。不妨大胆的设想一下,如果杀毒软件的钢刀锋利无比,没有了杀毒软件,杀毒软件的价值如何体现?不客气地讲,并非杀毒软件没有剿杀病毒的能力,而是杀毒软件厂商不愿意看杀光所有的病毒,原因还是因为一个“利”字。
猖狂与软弱皆因“利”而起
为了追逐名利,一批技术精英写出了病毒;为了利益,另一批技术精英写出了杀毒软件,剿杀病毒。病毒的猖狂让杀毒软件厂商尝到了甜头,同时也让某些杀毒软件厂商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病毒,杀毒软件厂商亦无法生存。显然,病毒的猖狂,杀毒软件的软弱,一切皆因“利”字而起。
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某些杀毒软件厂商,在利益面前示“弱”了,殊不知,杀毒软件厂商犯了一个非常愚昧的错误。其实,病毒与反病毒之间的较量是永无休止的,而且是逐渐升级的,为此,杀毒软件厂商不必担心,病毒会被杀毒软件完全剿杀。更重要的是,杀毒软件厂商在病毒面前示“弱”,长此以往将会失去用户的信任,没有了用户的支持,杀毒软件如何生存?病毒的猖狂,为反病毒创造了一个潜力非常大的市场,杀毒软件厂商切莫因为一个“利”字,放弃了自己的原则。
换个角度讲,存在即是合理,病毒的出现也是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杀毒软件亦是如此。病毒的猖狂催生了一个反病毒的市场。从表面看,病毒与杀毒软件是水火不容的,实际上,病毒和反病毒能够共同存在,肯定有一个因素在维系,这个因素就是“利”。病毒以一个破坏者的形象出现,反病毒以一个维持正义的身份出现,实质上,两者都牵涉到一个“利”字,而且同样被“利”字所左右。
利益把病毒与反病毒这对欢喜冤家联系在一起,两者也有着一个非常微妙的关系,一旦这个利益的天平失衡,病毒与杀毒软件之间的自然生态将会失衡,一场无情的变革在所难免。自然界的生存规律就是弱肉强食,IT业界也不例外,未来,如果杀毒软件厂商一味的在病毒面前示“弱”,那么病毒肆虐横行之下,将杀毒软件踩于脚下并非骇人听闻。可以自动终止杀毒软件的“熊猫烧香”,疯狂肆虐之下也给所有的杀毒软件厂商敲响了一个警钟,如果再一味妥协,杀毒软件将无生存之地。
古语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病毒与反病毒这个生态圈里,如果杀毒软件厂商一味向病毒妥协,一味“软”,这将会破坏这个非常正常的生态圈,到时,杀毒软件厂商面临的将不再是利益,而是灾难。
结束语:“熊猫烧香”、“灰鸽子”曾经的疯狂,并非是病毒太猖狂,而是杀毒软件有意识的表现出的自身的“软弱”。一个“利”字把病毒与反病毒紧紧联系在一直,也让这对欢喜冤家能够在一个窄小的空间中相安无事,一旦杀毒软件真的向病毒妥协,杀毒软件厂商获得的将不是滚滚财源,而是一种灾难,因为一味向病毒妥协,最终将失去用户的信任。没有了用户,杀毒软件的市场又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