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2004年愚人节,Google公司Gmail电邮服务粉墨登场,令业界眼前一亮。2007年的情人节,Google公司又送出一份厚礼,宣布将取消一切限制,向全世界网民提供免费、开放的注册。几天前,Google就已宣布取消面向欧洲、非洲、中东和巴西用户的邀请注册限制。
两年前,为了获得一个象征"身份和地位"的Gmail电邮,笔者曾煞费苦心,几番周折,才获邀请注册。而现在,Google却取消了当初别具一格的邀请注册模式,向全球网民开放,这究竟在向我们说明什么,Google欲意何为?
就在几年前,电邮服务还是网民们最为流行的通讯方式。就是现在,电邮仍在互联网业务中起着举足轻生的作用。但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随着Web2.0时代大行其道,以IM、博客为主要内容的新的通讯方式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大有取代电邮服务的架势。据Gartner组织的分析师大卫•史密斯分析,随着电邮系统的日益老化,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转向IM,并视其为第一通讯工具。"各大竞争对手都想使用户有更多的无缝体验,为整合平台带来更多的关联内容。把及时通讯和电邮整合到一起是一个发展趋势,它为网络搭起了一座桥梁。"
鉴于此,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调整战略,充实电邮服务内容,从邮箱容量、附件容量、增值服务等方面叫板,试图获得更多用户的芳心。Gmail推出伊始,其独特的邀请注册模式着实令许多人好生羡慕,使其用户避免了垃圾邮件的骚扰,电邮服务的安全性也大大增强。目前,Gmail仍是全球第三大是免费电邮。根据comScore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Gmail仅次于微软Hotmail和雅虎邮箱,是全球第三大免费邮箱服务。去年12月,Gmail的访问人数为六千万,比一年前增长了71%。不过,同期雅虎访问人为数2.49亿人,Hotmail为2.36亿人。
与此同时,受免费邮箱大势的推动,微软Hotmail、雅虎邮箱不但竞相增容扩量,而且开始以电邮服务为中心,打造通讯集成平台。近日,雅虎宣布推出新的通讯集成平台e-mail/IM服务,解决了用户在IM和电邮服务系统之间切换的难题,使用户在聊天的同时,也随时可以收发电邮。也就是说,未来,电邮服务要想继续生存,必须走整合之路,实现与IM、日历、搜索等功能的集成。
显然,在对手的步步紧逼下,Gmail原有的优势正在一点点地消失怠尽,邀请注册、大容量等对用户已不具有往昔的巨大吸引力。如果不顺应开放、免费的潮流,如果不坚持技术创新,整合新的技术服务,Gmail很有可能被挤出电邮服务三甲的队伍。早在一年前,Gmail就率先在业内实现了与IM的整合,形成了Gmail+Gtalk的组合攻势,在业界引得了良好的口碑,取得了先入为主的优势。而现在,Google又宣布取消Gmail邀请,则是其步入开放免费电邮市场的又一步妙棋,也是给用户做出的一种新的承诺,表示Gmail将以更好的服务取悦用户,而不再以"邀请"当噱头。
当然,Google取消电邮注册邀请后也并非阳光灿烂,一片看好。Gmail首要的问题就是提升服务质量,特别要加强安全防护能力。目前,Gmail邮件系统运行不稳定,经常出现信件延迟或是丢失现象,是用户抱怨最多的,也是笔者切身的感受。今后,Gmail全面开放,必然会有更多的用户慕名前来,用户人数有可能在某个时期再破新高。因此,这将进一步考验Gmail服务的稳定性和服务性。
开放注册,意味着安全风险也会增大,而能否解决困扰业界的垃圾邮件问题,也将直接影响Gmail取消邀请举措的成败。能为特定的用户提供反垃圾邮件服务,未必就能为所有的用户提供细致入微的呵护。
或许,Gmail会为我们提供一种比接受邀请更"高贵"的全新服务,使电邮服务绝处逢生,走向新生。也或许,Gmail取消邀请,会打开潘多拉的魔盒,导致电邮服务泥沙俱下,使Gmail电邮的原有形象受损。
两种结果,两种命运。明天,Gmail会选择什么样的命运?业内在期待,无数的Gmail用户也在翘首以待。
Gmail取消邀请 欲意何为?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