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专稿】熊猫烧香,机器狗,磁碟机……技术“先进”的PC病毒让人们困苦不已,病毒也渗透到人们互联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由于手机功能的发展,越来越多可以在PC上运行的应用被移植到手机这个平台中,越来越大的存储容量被应用到手机平台,越来越多的手机病毒正在刺激着本来已经“谈毒色变”的人们。尽管目前手机病毒的种类并不多,但手机病毒的危害不觑小视,为此,我们必须提前预防手机病毒。
手机病毒的原理和历史
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而言,“手机病毒”仍然是一个陌生的概念,预防更是无从谈起。如同提防骗子一样,预防手机病毒,必须了解手机病毒的传播方式及特点。下面,笔者讲述一下手机病毒的传播方式及特点。
从技术角度来讲,手机病毒也是一种程序,是基于手机平台的一种程序。如同PC病毒一样,手机病毒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破坏性。最早的手机病毒是在2004年6月出现的,该病毒名字为“Cabir”蠕虫病毒。“Cabir”病毒能够通过诺基亚60系列手机复制,然后不断寻找安装了蓝牙的手机并进行传播。过去,很多手机并没有像存储卡这样的存储设备,仅有容量非常小的机身内存,手机病毒又是如何感染并进行传播的呢?其实不然,手机平台与PC平台一样,都拥有操作系统。不同的是,手机平台所使用的操作系统是嵌入式操作系统(固化在芯片中的操作系统,一般由 JAVA、C++等语言编写。笔者注)。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出现,手机操作系统与PC平台的操作系统越来越像。图一
中毒后的手机屏幕
手机在工作时,短信、手机铃声和图片等信息,都需要手机中的操作系统进行解释,然后显示给手机用户,手机病毒就是靠手机平台的软件系统漏洞来入侵手机的。手机病毒要传播和运行,必要条件是移动服务商要提供数据传输功能,而且手机需要支持 Java等高级程序写入功能。如今,Java功能已经成为手机的必备功能,而且存储卡也成为手机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配置,蓝牙、红外线和WAP功能亦不罕见,这为手机病毒的传播和泛滥制造了有利条件。
继2004年第一款手机病毒出现后,现在已经有超过200款的手机病毒。“毒性”强大的病毒可以通过SMS短信、MMS彩信以及蓝牙无线传输等方式进行传播。显然,手机病毒也像PC病毒一样,破坏力越来越强。不过,手机病毒的破坏方式与PC病毒的破坏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