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 频道

新手上路:网络中的UPS安全分析

目前,UPS供电系统任务的重点正逐渐转移到:如何确保被互联网、电信网及工业自动化控制网络所运行的各种信息资源(数据、语音及图像等)能高效、可靠和安全地进行远程的信息处理,存贮和传送,而不是仅局限于确保能不间断地向互联网设备供电上。 对于这样的高质量UPS供电系统来说,它应具有如下优异的运行特性:

  高可靠性 具有能提供365天(24小时连续提供高质量的UPS“逆变器电源”的供电能力。这就意味着,在UPS供电系统的运行中,既不允许出现任何瞬间供电中断/停电事故。也不允许在UPS运行中,出现由普通的市电经交流旁路直接向用户的负载供电的局面。为此,要求UPS供电系统应满足如下要求:

  * UPS单机本身的“故障率”低,目前大型UPS产品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20-40万小时。

  * 采用具有高度“容错”功能的“N+1”型UPS冗余并机系统来进一步提高UPS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 在整套UPS供电系统中,不应存在“单点瓶颈”故障隐患。

  * 允许在UPS“逆变器电源”连续供电的条件下,执行“不停电”的维护和检修操作。

  * 万一在用户设备端出现“短路”故障时,应将“故障”的影响范围缩小到尽可能小的范围。

  高抗干扰性 UPS供电系统能为互联网设备获得100%的高可利用率,创造优良的运行环境。

  能否尽可能地消除“电源干扰”是确保信息网络能否获得100%的高可利用率的关键所在。 “电源干扰”不仅来源于普通的市电电网,它还来源于“设计不完善”的UPS电源本身及用户的互联网设备本身。这是因为配置在IDC和MDC机房内的服务器、磁盘陈列机、交换机等均内置有“开关电源”。这种“整流滤波型”非线性负载会向UPS供电系统反射3次-23次低次谐波“干扰”,其可能带来的恶果之一是:降低语音通话质量。实践证明:过大和过频地出现“电源干扰”,轻者会导致互联网的传输速率下降,网络服务器的数据“丢包率”增大,modem的上网“掉线率”增大等隐形故障出现,从而导致互联网设备被迫进入“降额”使用状态,严重时还会导致网络瘫痪。

  一旦出现种种人为“误操作”或人为恶意破坏事件时,肯定会给信息网络的安全运行带来巨大的损失。为解决好上述问题,应注意如下事项:

  a. 选好UPS机型

  b. 采取正确的“双总线输入”和“双总线输出”冗余设计方案和系统配置。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