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 频道

从攻击规避检测技术看IPS的安全有效性

  根据业内知名市场咨询机构IDC的最新报告显示,国内网络入侵防护市场已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仅进入IDC市场报告统计名录的企业就有14家之多。众说纷纭的入侵防护产品技术让人难辨良莠,孰优孰劣,市场需要一把可以适度评价的标尺。

  “安全、高速、易于部署”,这是国际著名安全产品测评机构——NSS Labs在评价一款IPS产品时,认为其应该具备的三种能力。也就是说,NSS Labs的专家们在建议企业客户选择IPS时,虽然要充分考虑产品的性能、部署能力及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总体拥有成本)等各项指标,但仍将安全有效性指标排在首位。

  本文主要从“安全有效性”角度,以攻击规避流量检测为例,描述IPS产品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思路。

  一、 从攻击规避检测技术看IPS的安全有效性

  众所周知,为了提高产品的攻击检测效率,IPS一般采用特征检测、异常检测和关联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以降低产品的误报率和漏报率。特征检测技术主要用于识别和定位各类已知威胁,异常检测方法则通常集成针对协议、应用和统计数据的异常检测技术,能够保护企业信息系统免受未知攻击的侵害,包括新的蠕虫、蓄意的隐性攻击、新环境下的攻击变种,以及分布式D.DoS攻击流量。

  攻击规避技术是众多蓄意隐性攻击中应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一类技术。当攻击者发现被攻击目标正受到IPS等产品保护时,攻击者往往会根据攻击目标的协议特性或漏洞,对攻击方式或攻击内容进行精心调整,进而逃避IPS等产品的检测。

  应用了规避技术的网络攻击,会给企业带来不容忽视的安全威胁,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正常、有效的处理,这类攻击会使得IPS产品形同虚设,将用户的网络资源暴露于攻击者面前,从而降低用户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增加用户资产遭受损失的风险。

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