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专稿】众多计算机用户的心目中,杀毒软件是病毒的克星,这也成为一个无需考证的真理。而熊猫烧香病毒的出现,这句真理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尽管熊猫烧香肆虐的历史已经远去,但一款与熊猫烧香类似的AV病毒又横行互联网,更令人发悚的是,AV病毒也可以破坏杀毒软件。那么在病毒泛滥的时代,谁又能给用户安全感?
杀毒软件无法惩治恶性病毒?
有句话说得好,事实胜于雄辩,杀毒软件能否惩治诸如AV病毒这样的恶性病毒呢?事实是一个非常好的的答案。毋庸置疑,在病毒的发展史上,熊猫烧香的疯狂让用户无法招架,更恐怖的是,熊猫烧香病毒居然可以让杀毒软件停止工作。
令众多用户欣慰的是,熊猫烧香病毒仍然被杀毒软件胜利消灭了,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明证,杀毒软件对于疯狂恶性病毒还是有查杀能力的,可杀毒软件面对熊猫烧香的泛滥却无计可施呢?其实,杀毒软件之所以会被恶性病毒封杀的尴尬,这与杀毒软件的工作原理有着直接的联系。图一
![]() |
曾经肆虐横行的熊猫烧香
众所周知,对于新出现的病毒,杀毒软件是不具备查杀能力的,当杀毒软件厂商将新病毒的特征码加到病毒库之后,杀毒软件才具备查杀新病毒的能力,这也是杀毒软件查杀病毒的工作流程。一直以来,杀毒软件都是在这种流程下工作的,这也是杀毒软件的一大缺陷。
更重要的是,在病毒数量急骤增多的互联网时代,杀毒软件病毒库更新只要稍微慢上半拍,杀毒软件就不具备查杀新病毒的能力。瑞星公司日前发布了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新增病毒数量几乎等于以往所有病毒数量总和,而恶意软件也首次超过了病毒的数量。同时,黑客开始从“暗偷”转为“明抢”,公开对抗安全厂商,传播方式和技术手段花样翻新。正因于此,对于一些新病毒,杀毒软件才会束手无策。从技术角度讲,对于病毒,无论恶性大小都可以惩治,病毒数量的急骤增多,杀毒软件工作流程的先天缺陷,这致使杀毒软件无法惩治一些恶性病毒。随着网络安全市场需求的变化,杀毒软件厂商必须与时俱进,不然,杀毒软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