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们对IDS最大的批评很可能就是误报。从技术层面上讲,误报就是指检测算法将正常的网络数据当成了攻击。但实际上用户所认为的误报却是误警。
IDS误报的典型情况
典型的情况:用户第一次使用IDS时,打开(起用)了所有可能的算法和配置,就等于说:“告诉我网络上所发生的一切。”他们对所有的活动都感到惊喜。也许他们的确抓住了个把坏蛋。可是一两个星期之后,他们会说:“唉,我被这些信息淹没了,我无法对它们进行响应。”于是就产生了“误报”的说法,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它们仅仅是误警。用户往往会对IDS报有错误的期望,他们指望IDS会自动提供他们希望看到的东西。我们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方面,误报是一个关键问题。很显然,如果IDS产品将正常的网络数据当成攻击,客户就不会再安装IDS产品,以免影响其正常业务。IDS厂商应当投入大量资源和时间使IDS的算法运作良好,这样一来,当客户使用我们的产品时不会有很多误报。
而且问题并不总是出在工具上面,也取决于如何配置工具。任何产品都是如此,如果配置得当,你会发现设备反映灵敏。如果你打开所有的(监控)功能,则会造成数据泛滥,难以正常监控。
但实际情况比这更加复杂。两个不同的机构由于站点配置不同,对同一产品的误报的评价也不同。当你在一个没有人使用IE的网络中发现了IE流量,(就说明误报的存在)你同时对一个开放研究网和一个校园网中进行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
造成误报与误警的认识误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IDS所能报告的不只是攻击,而是报告网络的一切情况。例如IDS能够报告TCP连接的建立,HTTP请求的URL,而这些都不一定是攻击。IDS为什么要报告这些可能不存在攻击的事件呢?因为通过对这些事件的统计和分析,有时是能够在这些网络事件发现攻击迹象的。这也多少反映IDS的局限性,即它不可能百分之百精确地报告攻击,“电脑”有时还需要人脑的经验。
解决误报和误警问题的对策
解决误报和误警的对策有很多,但离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主要方法如下:
1.将基于异常的技术和传统的基于特征的技术相结合
异常检测的一个问题在于当今最好的研究工具也只有大约75%的成功率。因此,几乎没有客户能清楚地了解其网络运作情况。如果你给他们的产品总是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他们将完全放弃该产品。
2.将协议分析技术与和传统的基于特征的技术相结合
在检测攻击的大量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将协议分析技术、模式匹配和其他一些技术相结合,通过异常检测和一些统计门限等指标来确定攻击的发生。面对不同的情况,供应商应当从客户那里了解哪种模式对哪种攻击最有效,并进行试验,然后确定采用的模式。
3.强化IDS的安全管理功能
前两种改进方法的目标是提高IDS检测的精度和速度。检测系统“诊断”的速度和精确性不断提高,渐渐具备了防御功能,进而又演进为一种集中式的决策支持系统。今后IDS将淡化防御职能,强化管理职能,淡化入侵防御,强化入侵管理。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不断掌握企业总体安全状况的决策支持系统。 漏洞
首先,为了强化IDS的安全管理功能,需要对各种报警信息进行集成。
这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我们看到传感器技术在后台收集数据方面的改进。数据收集功能将和一个机构的基础架构更紧密地集成。 入侵检测入侵检测
而我们目前的情况则正相反,由于手头只有大量零散的数据,我们得花力气去理解数据的含义。如果,能够将来自不同类型传感器平台的数据收集起来,并通过智能化的手段集成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将多个小型事件综合成一幅大型“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