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 频道

IT并非无烟产业 仍需要注重环保

    提到二氧化碳排放,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浓烟滚滚的烟囱和汽车尾气,绝对不会与代表着新技术、新生产力的IT扯上关系。看到专家计算出的每个IDC机房的耗电量和“碳排量”,绝大多数网管都会吓一大跳,不会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20年中,既大大改善了人们物质生活质量,也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长久以来IT行业给人的印象是“无烟工业”,不会污染环境。事实上,IT行业并非 “无烟工业”, IT设备对环境的影响已经超过航空业。据国际信息技术调研机构估计,人类因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增排的二氧化碳量占到人类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2%左右,为了维持全球电脑的正常运行,人类每年会向大气层增加排放大约3500万吨废气。

    IT业不仅排放废物污染环境,而且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传统工业,其技术处理在难度上并不亚于对传统工业的污染处理,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IT设备在报废后一般作为垃圾填埋,而填埋处的土壤可能会遭到镉和汞的永久污染。可以说IT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气候和环境恶化的重要来源。

    触目惊心的数字

      “十一五”规划将“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定为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环境问题如此日益突出的今天,中国IT业不得不面临越来越艰难的发展抉择——是以环境为代价求得经济快速增长,还是放弃粗放的生产方式、以清洁生产寻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服务器设备来说,计算性能一直是关注的首要目标。不过对于现在的使用者来说,在采购服务器的时候,可能要更多地考虑一下有关服务器能耗的问题。

    根据某调查机构的数据,2006年我国全年PC服务器销量约60万台,以每台实际功耗平均350瓦计算,那么每年的耗电量是183960万度,而根据北京市电力部门的统计,北京2005年全年耗电是488.92亿度,每天13395万度。也就是说,2006年新增服务器的耗电量是北京市 13天的电量。而到了2007年中国用于服务器的电源和冷却的总开支达到了惊人的19亿美元。仅在北京和广东两个地区,这部分的投入就达到3.2亿美元和3.6亿美元,占到全国的35.8%。而IT电力消耗在东南沿海地区更为惊人,这也造成了该地区用电紧张的不争事实。在全球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拥有大量计算机、服务器、存储和其他网络产品的用户都感觉到了这种压力。中国政府已经把节能减排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指标,企业的IT设备所造成的能源消耗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

    大量服务器所消耗的不仅仅是电力,产生这些电力的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也令人担忧。这些污染物将会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而弥补这些破坏则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和资金成本。国家在未来五年节能减排的计划中,对于城市污染物的产生有着明确的规定。这也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IDC在对于企业IT系统的调研中还发现,IT对电能和其他必要能源的消耗还不止于此。存储、网络、电脑甚至是制冷、空调、风扇和照明同样加重了整个企业的电力消耗,随信息化日益渗透到政府和企业的管理与经营活动中,给整个国家的节能减排造成严重的影响。

    Sun公司推出了一个SWaP值评判标准,SWaP值=性能 /(占用空间×功耗),这个比值越大,说明服务器综合指标越好。

0